10月29日,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匠谷杯”河北省选拔赛在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幕。本届大赛由河北省装备制造行业协会、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由河北省装备制造和冶金工会、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及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其中,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了仪器仪表维修工、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和机床装调维修工三个核心赛项,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近200名选手同台竞技,共同打造了一场规格高、规模大、综合性强、影响力广的省级技能竞赛盛会。



开幕式

30日上午,开幕式在此次大赛的主赛区—唐山赛区的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活动中心举行,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河北省装备制造协会会长陈建民,河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周向军,唐山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跃辉,唐山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王鹏,唐山市总工会副主席贾荣宇,经济部副部长王亮,曹妃甸区总工会副主席王振利,河北省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京艳,总裁判长李明,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艳丽、副校长白洁与企业代表共同出席活动,师生代表一同参加,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活动由河北省装备制造行业协会秘书长周大鹏主持。


陈建民发表讲话并宣布大赛开幕。他提到,当前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年增速超20%,高端岗位缺口持续扩大,技能人才已然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协会将以本次大赛为抓手,吸纳优秀选手进入“河北装备制造人才库”,为全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随着他宣布“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河北省选拔赛开幕”,现场掌声雷动。

周向军指出,智能制造是河北建设制造强省的关键支撑,技能人才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本次选拔赛既是对全省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队伍的集中检阅,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重要抓手,也是为全国总决赛输送精英的关键一战。他希望各方以赛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王跃辉表示,唐山市作为河北省重要工业基地,始终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本次大赛落地唐山,既是对当地工作的信任与肯定,更是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他表示,唐山将以最高标准做好赛事保障,为选手搭建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一流平台,助力全省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育。

作为承办方,王艳丽详细介绍了赛事筹备情况。自承接任务以来,学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竞赛组织、技术服务、后勤安保等十余个工作组,全方位做好保障工作、精益求精。她强调,曹职院始终秉持“服务区域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此次承办大赛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激发师生“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热情。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校园风尚。

随后,参赛选手代表与裁判员代表先后上台宣誓。选手代表承诺,将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发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赛出风格与水平;裁判员代表则表示,将恪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专业态度履行执裁职责,确保赛事结果可信、有序。


赛事进行时

据悉,本次大赛赛程从10月29日持续至11月1日,分为理论考核与实操竞赛两部分。实操竞赛分八场进行,每场时长180分钟,选手需在指定工位完成设备调试、程序设计、故障排查等专项任务,全面检验其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大赛筹备期间,组委会专家团队给予了全程指导,主办方、承办方以及协办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赛事顺利推进。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中国匠谷·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从理论考场与实操赛场的精心布置、比赛设备的全面检测维护,到志愿者培训、电力网络保障及医疗应急准备以及食宿安排、交通指引等,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这一过程不仅锤炼了学校赛事组织与服务团队的专业能力,更让学校得以近距离对接智能制造领域前沿技术标准与工艺规范,为后续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实践依据,构建起“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夯实了学校“工匠特色+数字赋能+全球视野”的三维发展格局。



此次赛事落地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为学校搭建了与全省各地院校、行业企业交流合作的桥梁。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观摩学习高水平技能比拼的机会,提升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此外,通过与赛事技术支持单位、协办企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展了产教融合渠道,为后续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培养、推进现代学徒制等奠定基础,助力学校更好地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曹职院将培养更多兼具精湛技术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持续输送接地气、有后劲的“生力军”,贡献“中国匠谷”职教力量。